為什麼全戶淨水/軟水和生飲系統要分開設計?
市面上有時會看到「一台搞定全家用水」的說法, 但在實務上,我們反而會建議:全戶用水系統和喝的水,最好分開設計。 這不是為了多賣設備,而是從安全、效率與維護角度來看,分工反而比較好。
一、全戶系統的重點:讓「生活用水」更乾淨、好用
全戶淨水與軟水,處理的是這些場景:
• 洗澡、洗臉、刷牙、洗頭
• 洗菜、洗碗、拖地、洗衣
• 熱水器、洗衣機、洗碗機、馬桶水箱等設備保護
濾材多半以前置濾芯、活性碳、樹脂為主,強調的是大流量、耐用度與設備保護, 而不是做到「完全去除所有溶解物」。
二、生飲系統的重點:讓「入口的水」更安全、穩定
生飲系統(例如 RO 逆滲透、多重過濾)則是針對「喝進身體」這件事設計, 流量可以比較小,但對過濾精度與穩定性要求較高。
• 針對重金屬、特定污染物、總溶解固體量等做處理
• 強調水質穩定、口感好,方便拿來泡奶、泡茶、煮湯
• 通常安裝在廚房或飲水專區,由少數出水點供應全家的喝水需求
這類系統不適合拿來當全戶流量使用,否則耗材與維護成本會非常驚人。
三、若硬要通通靠一台,會遇到哪些問題?
在實務上,如果硬把全戶與生飲塞在同一套系統,常見問題有:
• 濾芯負擔過重,需要非常頻繁更換,成本飆高
• 流量不足,洗澡、洗衣時會覺得水量很怪
• 維修與故障風險集中在「一台」,任何問題都影響全家
長期下來,不只是錢的問題,還會讓你對設備本身失去信心。
四、分開設計的好處:各做各的專業
將全戶系統與生飲系統分開,帶來的好處包括:
• 全戶系統專心處理「生活用水」與設備保護,流量需求較大
• 生飲系統專心處理「入口安全與口感」,流量較小但更精細
• 任何一端需要維修時,不會全面癱瘓,風險較分散
從長期使用與維護角度來看,這樣的設計反而比較省心。
五、實際規劃時,可以怎麼搭配?
最常見、也最穩健的做法是:
• 全戶前置+活性碳:讓全家洗澡、洗菜、洗衣更安心
• 全戶軟水(視水質與需求決定):減少水垢與皂垢
• 廚下或中央生飲系統:提供飲用與煮食用水
之後若預算許可,也可以再加裝冰溫熱飲水設備、管線機等,讓使用更便利。
六、結語:不是要你多買,而是要你買對
把全戶用水與生飲系統拆開設計,看起來像是多了幾台設備, 但實際上是讓每一台都在自己最擅長的範圍內運作,反而比較耐用也比較安全。
對於認真看待家人健康與生活品質的你來說,這樣的分工,是一種更負責任的選擇。
想一起討論「全戶+生飲」要怎麼搭配最適合你家嗎?
不同家庭的用水習慣差很多,我們可以先從你平常怎麼洗、怎麼煮、怎麼喝開始, 幫你畫出一條最順手的用水動線。
• 區分生活用水與飲用水的需求與優先順序
• 設計適合你家的全戶+生飲搭配方案
• 讓每一台設備的錢,都花在它「最有價值」的地方
只要先把你現在家裡的設備與習慣說出來,我們就能幫你找到一個不勉強、好維護的組合。